我在DUQUESNE大学做交换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2-22浏览次数:587

2014级康复治疗学本科  韦玉婷
作为第一批中医大与杜肯大学的交换生,我感到非常荣幸,从刚开始不敢开口交流、害怕语言困难到现在敢于表达自己、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各个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非常感谢校院系的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支持。从还没去美国时候给我们开会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到达美国之后生活出行等各个方面,一切的一切都给予了无限的照顾。
我们在杜肯大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访学交流活动。在这里,体会到了美国校园的学习氛围,从最初的困难不适应,到喜欢,不舍以及回国休息了一个暑假再来回过头看这段经历,无论是那个方面都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为了避免语言得障碍,教授会提前一星期放上课堂的PPT还有拓展阅读的书籍。因为都是不怎么了解的英语,就需要花上比阅读中文更多得时间来去翻译理解,同样得知识点,英语的耗时更大。但是相应得,理解思考的投入使得记忆更加得深刻。有了提前得预习,课上就不会觉得陌生,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听讲,不会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老师说什么重要就去背什么。课堂是一个回顾PPT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纠正之前理解的偏差,一旦知识点不会的不理解的就去询问,然后教授再深入得去解释。并非老师给什么就照搬全收,而是想要什么就自己去“讨”。而这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得职责是纠正和引导,是知识的引路者而不是知识的权威。
这种学习的过程让我感受到美国对于知识的开放、共享。无论是给的拓展阅读书籍还是课后小结都非常详细的解释了知识的概况并且给予相关的介绍,以及最近的的科学前沿。同样是《神经科学》上下来却有截然不同的感觉。
另一点则是课堂知识规划。在访学时因为课时长,内容较少,每节课都能学得非常深入。但是由于在国内的安排,课时短,知识点杂乱。往往包含很多的内容但是涉猎不深。就算之后会有相应后续课程,但是重新再拾起的效率大大降低了。还有一点,所学的知识和专业的联系度越低,用的地方越少就越容易遗忘。很多我们学习的东西,因为和之后临床使用的相关度很低,学习的热情也不会特别高。
除此之外,《健康科学与研究方法》(Health science research skills)这门被同学戏称电脑课也令我印象深刻。在课上我们学习版权相关的法律规则,如何使用各种不同的平台去查找文献并且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小组讨论确定一个题目,然后大家找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并且做一份paper和汇报PPT在最后一节课进行展示。在这堂课没有很高深的电脑编程像是C++,VB.net,教授很详细列出安装软件的步骤,提供Youtube或者软件官网地址让我们学习如何使用。这样“简单”的课却让我第一次知道怎么去查找文献,也真正明白查文献的意义不是为了自己写论文时候,后面列一堆的引用显得很严谨、准确。通过阅读文献更加精准的了解课题的概况,然后确定研究的方向。所以查到的文献,并不可能完全支持课题,甚至大部分是否定的,又或许到最后才发现另一种方案更加有效。
互动性强、氛围好、内容充实,多媒体科技的运用,使得我们在杜肯大学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在这里的生活让我念念不忘,流连忘返。但是,校长在学姐学长毕业晚会的一席话同样让我记忆犹新:虽然国外康复有哪些高大上的技术和设备令人眼花缭乱,物理治疗师的待遇也非常好,但是在国内却并非如此,康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怎么结合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运用针灸和推拿等手段,使得康复治疗既方便又便宜。学习国外的技术理论,同时不能忘记中医的根。这样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在中医药院校学习西方的学科,如何中西医结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想这是我们之后的学习所要思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