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病研究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表型组学学术交流

发布者:国交处发布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10

脊柱病研究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表型组学学术交流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4-06-12 23:13 

为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 2024年3月至5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在王拥军教授、杨燕萍教授承担的科技部项目“人类表型组测量技术及表型数据跨尺度关联合作研究”以及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A类)建设项目的支持下,联合复旦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单位,赴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马来西亚亚洲医药科技与创新科学大学、泰国西北大学、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医药科技城、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厄特沃什·罗兰大学、蒙古国立教育大学、柬埔寨卫生科学大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学及科技园,示范介绍中医表型组学技术与标准,开展表型数据跨尺度关联合作研究以及现场示教,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团队成员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厄特沃什·罗兰大学交流


团队成员赴马来西亚亚洲医药科技与创新科学大学交流


研究团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和科技园进行了多场中医药讲座,杨燕萍教授、赵鹏博士、孙星媛博士等开展了以“人类表型组国际合作与中医-生化表型跨尺度关联研究”及“中医四诊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为主题的系列学术报告,具体介绍了人类表型组学研究的核心理念、国际人类表型组及中医表型跨尺度关联的科学基础等内容,并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众对中医药的关注内容予以解答。

讲座引起了百余位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兴趣,与会者纷纷提出中医相关问题,包括如何将中医表型组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如何提高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以及如何通过先进技术更准确地测量和分析中医表型。这些问题也为后续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团队成员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厄特沃什·罗兰大学作讲座


研究团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各地学者详细介绍了多场景便携式中医表型等人类表型的测量技术,演示了体质表型、中医表型、生化表型、容貌表型和语音表型的快速简便测量方案,并指导当地研究团队进行实践操作。

此次活动累计吸引了500余位科研人员、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出席、参与并体验科研实操环节。在测量示范中,众多志愿者体验了表型组技术。这一过程展现了中医“八纲及脏腑辨证”表型数据与生化和病理表型的显著关联。


团队成员于马来西亚开展中医表型测量


为深化后续国际合作,代表团在活动期间受邀参加由新华社、匈牙利ATV集团共同举办的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主题年会,旨在务实推动中外双方在不同领域的合作。

研究团队与外国代表就进一步实质性推动中外双方在中医表型组等人类表型组学前沿领域以及跨地域、跨国别、跨民族的科研合作研究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沟通,为今后深入的国际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此外,中外双方提出了推动国际大科学计划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质性落地开展的可行方案。

本项目国际交流活动由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辉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拥军教授及附属龙华医院杨燕萍教授、中乌医药科技城主任刘宇、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植物药研究中心主任Janar Jenis教授、马来西亚亚洲医药科技与创新科学大学副校长Prabhakaran教授、泰国西北大学校长Apicha Insuwan教授、塔尔图大学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Kristi Kerge教授、匈牙利布达佩斯-厄特沃什·罗兰大学遗传学系主任Tibor Vellai教授、蒙古国立教育大学生物学系主任Gundegmaa Vanjil教授、柬埔寨卫生科学大学校长冯塔纳(Saphonn Vonthanak)和副校长偌特莫尼(Eang Rothmony)等组织。

供稿、图片:

脊柱病研究所、研究院综合办、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