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与日本——从《本草概说》看江户时期日本本草学” ——久保辉幸教授讲座纪实

发布者:国交处发布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10



5月13日下午,《中医药文化》杂志创刊40周年系列讲座第四场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标准化大楼206会议室顺利举办。讲座主题为 “《本草纲目》与日本——从《本草概说》看江户时期日本本草学”,主讲人为日本横滨商科大学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本草纲目》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久保辉幸。讲座由科技人文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编辑部、科学技术史(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陈丽云教授、周敏副研究员、杨丽娜副教授作为与谈嘉宾,由《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主任李海英编审主持。5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久保辉幸教授

《本草纲目》对日本的影响之深众所周知,但其流传的具体历史细节却鲜为人知。在讲座中,久保教授结合自己的新译著《本草概说》开启了江户时代的本草之旅。久保教授指出,日本学者冈西为人所著《本草概说》中所涉及中日本草学的区别,概括为“清朝人讲究药理,日本人却对此不重视,甚至置之不理”“(江户时期的)日本人致力于采集、鉴别等实用知识的获取,而清朝人却未重视此事”,而实际情况则更为复杂。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医家仍以重视金元医学和明代医学为主流,即便在《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后,这一趋势并未发生显著改变。直至林罗山等部分日本朱子学者将其视为格物致知的宝典,用以解释《诗经》和《尔雅》等儒家经典,新井白石、冈元凤、江村如圭、稻生若水、贝原益轩等均是江户时代早期朱子学家的代表人物。与此同时,大量银元通过长崎贸易流向清朝,幕府通过“海舶互市新例”限制贸易量,并鼓励国内消费。此外,各藩为财政改革,加强了藩内资源开发,产生了物产学。于是,到18世纪,日本人开始重视并深入研究《本草纲目》,涌现出一批本草学家,如冈本一抱、丹羽正伯、寺岛良安、小野兰山等,进一步推动了江户时代本草学的发展。此时,兼任医生的欧洲植物学家来到长崎,使得东亚传统的本草知识和西方的植物分类学开始交流,《本草纲目》也西渐传到了英国。久保教授认为,江户时代之所以重视《本草纲目》原因有三:其一,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进口药材短缺;其二,地方政府设置采药使,以寻找本土药材代替进口药材;其三,地方政府推动药材栽培的产业化。

讲座间隙,久保教授在现场展示了他从日本带来的几部江户时代古籍,让现场听众对当时的本草书籍及出版水平有了直观感受;他还带来了刚从甘肃采摘的新鲜荆芥,并与宇田川榕庵《植学启原》上的插图进行名实对照,现场反响热烈。

与谈环节,三位嘉宾就讲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谈现场

陈丽云教授首先感谢久保教授为我们介绍《本草纲目》传日后在江户时代的流传情况,表示《本草纲目》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中国医学史上有众多本草类著作,从《神农本草经》开始,每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影响力非常大,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涵盖的不仅仅是本草知识,还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类知识,是一部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著作。


陈丽云教授

周敏副研究员认为“《本草纲目》与日本”是一个内容很丰富、很有趣的主题。《本草纲目》在日本人看来不仅仅是一部本草书,而是百科全书式的书籍,所以在江户时代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本草学,还影响到儒学、植物学和博物学等领域。江户时代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围绕《本草纲目》从不同方向进行知识生产,撰写众多著作。从江户时代这些书籍和人物关系中可以管窥日本学者之间的知识流动,进而与中国本草学的发展形成比较与互鉴。江户时代跨越260余年,在短时间内整体了解如此长时段的历史是很困难的,只能浮光掠影,更多内容可以结合《本草概说》这部译著。


周敏副研究员

杨丽娜副教授提到,《本草纲目》自江户时代初年传入日本以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这部分内容还可以结合越南本草,有很多共性之处。《本草纲目》传到越南后,对越南学者的影响也很大,如黎有卓《海上懒翁医宗心领》中的本草部分基本按照《本草纲目》的体例与分类体系撰写,与日本研究《本草纲目》的思想一脉相承。所以,可以通过不同国家的比较,呈现《本草纲目》日本化、越南化之后的面貌。


杨丽娜副教授

 讲座尾声,李海英编审感谢久保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认为久保教授的讲座让更多人了解到江户时期日本本草学的发展,对于今后的研究启发颇多,强调医学史的研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提出本草学、中医学的海外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热点。《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中医”栏目一直致力于发表中医海外发展和传播的优秀学术成果,域外文献的研究将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希望有更多的优秀成果能通过此精品栏目呈现给广大学者。

互动环节中,在座师生就讲座相关问题向久保教授和与谈嘉宾请教提问,现场互动热烈。伴随着荆芥的阵阵药香,本次学术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中医药文化》编辑部

编辑:紫苏